以文化人 經世致用丨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學院簡介
文學院(中文科)是1932年伴隨著廣西師范大學誕生而最早成立的系科之一。在86年的發展歷程中,陳望道、逯欽立、穆木天、馮振、林煥平等先賢會通開新,彪炳學界,積淀了深厚的底蘊。幾代學人薪火相傳,開拓進取,形成了辦學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學科特色鮮明、教學科研優勢突顯的優良傳統。
師資力量持續增強。學院擁有漢語言文學國家級教學團隊 1 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 5 個;“廣西政府特聘專家”高水平科研團隊4 個,“廣西高校卓越學者”科研團隊 1 個。91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31人(二級教授7人、博士生導師21人),7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
學科專業優勢明顯。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是廣西“雙一流”建設學科、廣西優勢特色重點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水平評估中,進入全國前30%?,F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含寫作學、文學傳播學2個目錄外方向)和美學、課程與教學論(語文)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漢語國際教育、學科教學〔語文〕、出版3個專業碩士點。有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秘書學、網絡與新媒體、新聞學5個本科專業。
科學研究獲重大突破。近五年來,主持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9項(重大招標項目3項);出版學術著作5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800余篇(其中《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學科頂尖期刊論文5篇,學科權威期刊論文50余篇,其他C刊或中文核刊論文220余篇);獲省部級社科成果獎24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9項);曾獲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獎1項。
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八十六年薪火相傳,學院已成為全國知名的文學學科人才培養重鎮,培養了近2萬名各層次中文人才,包括全國知名學者(國家教學名師、長江學者等)、高級黨政領導干部、全國知名作家、杰出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等等;同時為越南、泰國等東盟國家培養了大批高端漢語人才。目前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584人,其中本科生1984人,碩士研究生(含博士)486人;有留學生114人。
國際教育與交流特色凸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培養形成鮮明特色與優勢,與我院合作的海外實習基地(點)達數十個,實現全員海外實習。面向東盟的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3+1”中外合作辦學模式走出新路,目前已與泰國、印度尼西亞、韓國等多所高校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
招生咨詢電話:0773-3698065
網址:http://www.cllc.gxnu.edu.cn/
學院專業介紹
漢語言文學【國家基地班、本碩分流培養獨秀班】
【學制】學制四年,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專業基礎比較深厚的研究型高級專門人才。大部分學生畢業后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少部分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工作。
【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較堅實的中外文學與文化基礎,具有整理和分析古今語言文學材料的能力,閱讀和檢索古典文獻資料的能力;掌握資料收集、社會調查、論文寫作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主要課程】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民間文學概論、美學、邏輯學等。
【相關說明】
1. 漢語言文學【國家基地班、本碩分流培養獨秀班】專業學生培養實行彈跳制,大一、大二每學年結束各進行一次彈跳:課程成績排名靠后的2-4人將與從我院漢語言文學類專業選出的成績優異者進行競爭性考核篩選,落選者彈出漢語言文學【國家基地班、本碩分流培養獨秀班】專業,歸入我院漢語言文學類專業,而我院漢語言文學類專業成績優異者進入漢語言文學【國家基地班、本碩分流培養獨秀班】專業。漢語言文學【國家基地班、本碩分流培養獨秀班】專業保持30人的規模。
2. 本碩分流培養班以本科教學銜接研究生升學為培養定位,畢業學生以保送985院校讀研(10%)、保送本校讀研(30%)或參加全國統一研究生考試讀研(20%-60%)等方式實現升學。本專業培養過程中實行學年末位淘汰制和雙向選擇制,流出學生轉入普通班或申請轉入其他專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
【學制】學制四年,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中等學校、職業技術學校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漢語言文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整理和分析古今語言文學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讀分析和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及設計實施語文教學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掌握資料收集、社會調查、論文寫作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主要課程】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寫作學、民間文學概論、美學、中學語文教學論等。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學制】學制四年(采取“3+1”培養模式,3年在國內學習,1年在國外學習。其中,在大三學年(第5、第6學期)以中外校際對等交換培養模式派出交換生赴韓國、泰國等國家進行為期一年的漢語實踐教育學習,這一學年免交國內學費,出國費用自理,韓國約4-5萬元人民幣(含在國外的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泰國等國家約3-3.5萬元人民幣(含在國外的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扎實的漢語和英語基礎,對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文化有較全面了解,能在各類學校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或在新聞出版、文化管理和一般企事業單位從事中外文化交流相關工作的語言文學高級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對外漢語教學基本理論與方法,能進行漢語及中國文學文化的課堂教學;具有較全面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具有較強的中文寫作能力和標準規范的漢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了解我國對外交往的有關方針、政策,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動能力。
【主要課程】現代漢語、寫作、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史、 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基礎英語、英語聽說、中國文化通論、中外禮儀等。
秘書學專業
【學制】學制四年,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同時具備文秘相關知識和相關理論,能夠在中等職業學校進行文秘類課程教學和教學研究以及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秘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堅實的文書寫作和處理的基本知識和較熟練的文書寫作和處理的能力;具有系統全面的會議組織、辦公室日常事務處理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初步的檔案管理、信息管理的知識和技能。
【主要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史、文書學、秘書學、秘書禮儀、行政管理學、檔案管理學、公共關系學、市場學、廣告學、社會心理學、傳播學原理、辦公自動化等。
新聞傳播學類專業
【學制】學制四年,授文學學士學位。
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培養包含: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等2個專業培養,實行大類招生。新生入學后,前四個學期(2年)按大類學科修讀基礎課程,2年后根據社會需求、學生個人申請,綜合考慮學生專業興趣和學習成績平均績點排名,按照雙向選擇原則進行專業分流培養。
新聞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新聞理論知識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法規,能在新聞、出版與宣傳部門、廣告部門從事記者、編輯與管理等工作的新聞學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扎實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和敏銳把握新聞學相關新興學科知識的學習和研究能力,較強的獲取信息知識的能力及創新能力,能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有較強的調查研究和社會活動能力,敏銳把握新聞工作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實踐應用能力。具有以一定的人文學科知識和計算機等相關科學知識為積淀,以新聞傳播學和媒介學知識為基礎,以新聞基本從業知識技能為核心,以一定的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知識技能為輔助的多層級知識結構。
【主要課程】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新聞采訪與寫作、中外新聞傳播史、新聞編輯學、新聞攝影、新聞評論學、電視節目編導與制作、文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等。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好的人文和科學素養、擁有新聞傳播學基礎知識、掌握新媒體與信息網絡的相關理論與實踐技能、具備一定數字傳媒技術支撐和新媒體發展理念,能夠適應和滿足新聞出版機構、網絡媒體、文化傳播公司、政府部門、學校、大型企事業單位在新媒體時代需求的新型記者、編導、策劃、網管等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具有以較好的人文學科知識和計算機等相關科學知識為積淀,以一般的新聞傳播學和媒介學知識為基礎,以網絡與新媒體理論和知識技能為核心,以一定的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知識技能為輔助的多層級知識結構;具有敏銳把握新媒體與信息網絡相關新興學科知識的學習和研究能力,能將所學知識技能較快轉化并應用于相關工作中的實踐應用和創新能力。
【主要課程】網絡傳播學、新媒體概論、新媒體實務與策劃、網站建設、跨文化傳播、大眾文化概論、傳播倫理與法規、媒介經營與管理、媒介素養、網絡視覺設計、文化產業概論、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寫作等。
詩詞大會
讀寫能力提升工程話劇成果展
創意寫作與評論工作坊
中文之光德育講壇
第十七屆中文之光開幕式暨第十五屆基地人文化節晚會
中文之光粉筆字大賽
歡送派赴泰國和菲律賓國際漢語教師志愿者
留學生學習體驗中國文化
學院院長寄語新生
廣西師范大學坐落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漓水悠悠,獨秀蒼蒼。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聚桂林山水之靈氣,承千年學府之精髓,秉持“以文化人、學以致用”的育人理念,立志培養具有遠大理想、人文情懷和社會擔當的新時代創新性人才。我們將努力為廣大學子成長成才積極搭建平臺、創造條件、營造氛圍。在此,我代表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2800余師生熱烈歡迎天下學子來我院求學深造、追夢遠航!
——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吳大順